董氏基金會營養組提醒,許多人心情不好,就想吃甜食、炸物,或是喝含糖飲料;但只是暫時滿足口慾,反而讓高油糖食物給身體壓力;近年許多研究發現,常吃精製的速食、加工食品,會提升罹患憂鬱症的風險。
據西班牙拉斯帕馬斯大學與格拉納達大學2011年發表於公共衛生營養(Public Health Nutrition)期刊的研究,在6年內追蹤8964名受試者後,發現常吃漢堡、披薩、可頌和甜甜圈等不健康食物的人,罹患憂鬱症的比例會高出49%。同樣的,澳洲墨爾本大學2010年刊登於美國精神病學雜誌的研究,追蹤10年共1046位20-93歲的女性,也發現常吃漢堡、披薩、白麵包、加工肉品、洋芋片、砂糖、調味乳和啤酒等加工食品的女性,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會比常吃全穀、蔬果、魚、牛肉等天然食物的女性高出2.34倍。
另有英國倫敦大學學院2009年發表於英國精神病學期刊的研究,追蹤5年共3486名中年男女,發現攝取愈多甜食、油炸食品、加工肉品、精製穀物等,罹患憂鬱症比例愈高;而攝取愈多全穀、蔬果、魚類等天然食物,罹患憂鬱症比例會愈低;顯示天然、未過度加工的食物對情緒確實有正向作用。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提醒,對發育中的青少年來說,飲食品質對心智健康更是有重大的影響。據澳洲墨爾本大學2010年發表於澳洲及紐西蘭精神病學期刊的研究,調查7114位10~14歲青少年,發現心智較健康的青少年,有每天吃早餐、攝取達兩份水果和四份蔬菜,及至少喝一次低脂乳品等良好飲食行為;研究追蹤兩年後更發現,當飲食行為改變,青少年身心也會跟著產生變化;顯示充足營養和培養良好的飲食行為,有助於預防和降低青少年憂鬱的機率。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強調,許多人習慣性藉吃發洩壓力,卻忽略高油糖食物是讓情緒低落的隱形殺手,反而把憂鬱的根源吃下肚,導致油糖上癮、肥胖、代謝症候群等問題;甚至因大吃大喝感到罪惡,更加重壞情緒。董氏基金會營養組呼籲,少吃高熱量低營養的糖果糕餅、油炸速食,多選擇全穀、蔬果、魚類、牛奶等穩定情緒的開心食物,均衡飲食、定時運動才是抒解壓力的好方法。
參考文獻
- Sanchez-Villegas A, Toledo E, de Irala J, Ruiz-Canela M, Pla-Vidal J, Martinez-Gonzalez MA. Fast-food and commercial baked goods consumption and the risk of depression. Public Health Nutrition 2012; 15(3):424-432.
- Jacka FN, Pasco JA, Mykletun A, Williams LJ, Hodge AM, O'Reilly SL, Nicholson GC. Association of western and traditional diets 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women. Am J Psychiatry 2010; 167:305-311.
- Akbaraly TN, Brunner EJ, Ferrie JE, Marmot MG, Kivimaki M, Singh-Manoux A. Dietary pattern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middle age 2009; 195:408-413.
- Jacka FN, Kremer PJ, Leslie ER, Berk M, Patton GC, Toumbourou JW, Williams JW. Associations between diet quality and depressed mood in adolescents: results from the Australian Healthy Neighbourhoods Study. The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10;44:435-442.
關鍵字:憂鬱、含糖飲料、慢性病預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