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地方中心記者/郭宣彣、紀文禮 、吳思萍、葉英豪 、蔡維斌 、羅建旺 連線報導】2013.05.28 08:53 am
去年十月起至今,國內豬大骨零售價格,如溜滑梯般狂跌,南投縣從每台斤60、70元慘跌至3、40元。李姓經銷商說,豬大骨體積大,囤積冷凍成本高,滯銷只能「半買半送」賤價出清。
彰化縣是國內豬肉主要產地之一,肉品市場業務課長楊聰禮說,兩年前,七成豬大骨都賣給餐廳熬高湯,現在只能賣出三成,且大型餐廳幾不再購買大骨熬湯。雲林肉品市場副總經理李謀仁,也有相同說法。
為何部分餐廳不再使用豬大骨?「熬湯需要時間,對餐廳不划算」,陳姓餐飲業者說,自從高湯塊上市後,就有業者不再熬大骨;而去年油電雙漲,熬煮豬大骨所用的瓦斯、電費成本驟增,相形高湯塊更便宜好用。
餐飲業者說,四年前,20公斤裝瓦斯每桶只要610元,去年漲到890元,熬大骨湯至少得花7、8小時才能入味;用大骨粉、雞湯粉,半小時就能搞定,每公斤成本不過300元,算一算四人份高湯不到10元,比豬大骨湯便宜四倍成本,味道也不差。
肉品經銷商說,以前餐廳老闆還得想辦法靠「私交」弄到豬大骨,用好湯頭吸引顧客,「現在豬大骨送上門,還沒人要!」
新北市「許師傅蓋飯」老闆表示,坊間餐飲店用大骨熬湯,已少之又少,現在大多用「泡」的,舉凡麻辣湯底、蚵仔麵線、日式湯麵等湯底,可因應各店需求泡出高湯。
他說,自從便利「科技湯底」出爐,已沒有幾家餐館熬高湯了,前幾天他店裡缺人手,應徵數名廚師,要求他們各煮一鍋高湯,結果一半廚師不會熬。
不過,肉品商陳東意說,高湯塊也是大骨湯濃縮而成,高湯工廠採購量大,現在豬大骨囤貨多,收購價會壓得低,如再降價,寧可賤賣給化製廠加工成肥料。
全文網址: 高湯塊成本低 餐廳不熬大骨湯了 | 生活新聞 | 生活消費 | 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