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童乳品及飲料攝取習慣調查」結果
董氏基金會於民國101~102年間,調查台灣北、中、南、東四區50所國小、12,851位學童(1、2年級由家長填寫)乳品攝取現況,結果發現:
近四成學童天天喝飲料,小心鈣流失,長不高、增骨鬆機率
Ø 38.2%學童每天至少喝一次飲料,25.8%學童2~3天會喝一次飲料
Ø 最常喝的含糖飲品為:奶茶、含糖茶飲、運動飲料等。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強調,高油、高糖食物除了讓人變胖、增加心血管疾病罹患率,更常被忽略是造成骨質疏鬆的隱形殺手,會消耗身體裡的鈣,並阻礙身體對鈣的吸收與利用;據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和美國密西根大學在2010年刊登於【英國營養雜誌】的研究,發現老鼠在食用十週的高油糖鹽飲食後,體重會比吃低油脂飲食的老鼠高出40%、體脂肪高出15%。排除體重對骨質的影響後發現,破骨細胞激素活性變高,因而易導致體內鈣質流失,造成骨質較脆弱,包括腿脛骨骨質厚度、面積和可承受的壓力都比吃低油脂飲食的老鼠低大約25%。
許多學童一天的開始就是早餐配紅茶、奶茶或碳酸飲料等含糖飲料,不但會排擠掉鈣質豐富的鮮奶、保久乳等奶類攝取,飲料中過量的糖及油(奶精)更妨礙孩童身體對鈣質的吸收,並導致鈣流失,進而損害骨質密度,增加日後骨質疏鬆機率;而如碳酸飲料中含有許多的咖啡因及磷,這些都會影響身體對鈣的吸收與利用,對於發育期兒童有負面影響,甚至可能進一步增加罹患骨質疏鬆症與發生骨折機率。
董氏基金會提醒,孩童喝糖飲不喝奶,易喝下高糖高熱量,鈣質卻攝取不足,導致體位橫向發展卻長不高,更會影響骨骼健康、生長發育及學習力,並增加蛀牙、骨折與骨質疏鬆症的發生機率。
建立孩子好「骨」本,家庭環境好重要
Ø 11.5%的學童平時沒有喝牛奶的習慣,原因依序為:
l 不喜歡味道(40.6%)
l 沒人準備(40.3%)
l 家人不喝(17.2%)
董氏基金會提醒,有攝取乳品習慣的學童,近九成都是由家庭提供、約八成是在家中飲用;而沒有攝取乳品習慣的學童,近六成是因沒人準備或家人不喝,可見家庭環境對飲食習慣培養非常重要!
l 喝了以後肚子會不舒服(18.8%)
學童攝取乳品後肚子會不舒服,可能多是乳糖不耐症,建議可少量多次慢慢改善,等身體習慣後就可逐漸增加攝取量。
喝對乳品,才是真正好習慣
Ø 88.4%學童平時有喝乳品習慣,進一步分析,孩子最常喝的乳品依序為:鮮乳(45.6%)、調味乳(15.2%)、奶粉(9.8%)、乳酸飲料(8.3%)
台灣調味乳乳含量只須50%以上,與國外定義不同,會另添加糖、香料、色素、增稠劑等,除了易攝取額外熱量,更容易造成蛀牙等問題;奶粉、保久乳與鮮乳營養相似,只是製程不同,但須注意部分市售奶粉可能混充僅有熱量的「麥芽糊精」壓低成本,選購時應看清成分及標示;稀釋乳酸飲料含乳量並不高、乳酸菌數也不夠多,且外加糖量高,只是對身體造成不必要負荷。
每天兩份奶 從小存骨本 培養績優「骨」
奶茶≠牛奶
學童普遍知道攝取乳品好處,也知道「奶茶」與「鮮奶茶」的不同,但仍有12.7%學童以為奶茶裡的「奶」指的是牛奶,連家長也常誤會,所以早餐會幫孩子買奶茶;而在兩者的攝取比例上,有54%學童會喝奶茶,37.9%學童會喝鮮奶茶,其餘學童則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喝的是哪一種。其實奶茶中的「奶精」屬於飽和度高的油脂類,不含奶類成分和營養時,宣導時部分家長和孩子們聽到時都很驚訝,孩子還說以後都不敢喝了。
豆漿、米漿難補「鈣」
豆漿、米漿也常被誤認為是奶類,但其實並無乳成分,且鈣質含量及人體吸收率都遠不如純奶類,無法取代乳品所提供的營養價值。
30歲之後,身體中鈣質的流失速度將大於累積速度,再努力補充鈣質也已經事倍功半,因此存足骨本必須從小開始;奶類是豐富的鈣質來源,且人體吸收利用率佳,還可提供優質蛋白質、維生素B2等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如一杯240cc的乳品約含有270毫克的鈣,可選擇鮮乳、保久乳或是以3湯匙低脂奶粉沖泡,孩童每天喝2~3杯,幾乎就能獲得一天的鈣質所需;另如無糖優格、無糖優酪乳、低脂起司等乳製品,都是良好的鈣質攝取來源。
董氏基金會呼籲,父母務必把關,提供孩童健康的飲食環境,不在家中存放含糖飲料,更別讓成長中的孩童輕易「斷奶」,應從小養成「每天兩份奶」的奶類攝取習慣。
2013「世界學校乳品日」 臺灣第九年響應系列宣導活動
自2000年起,聯合國農糧組織(FAO)為改善全球學童奶類攝取不足的情形,將每年九月最後一個星期三定為「世界學校乳品日」,今年(2013)的世界學校乳品日是9月25日(三),董氏基金會在農委會支持下,多年來宣導「均衡飲食-每天2份奶」議題,2006~2011年共計辦理了超過200場宣導,宣導人數超過70,000人,2012年起更集中在全台北、中、南、東四區招募37所小學針對近8,000名學童設計活潑有趣、互動性高的「每天2份奶」宣導課程,同時為了營造整體環境風氣,近年更陸續發送全國近2700所中小學、3300所幼兒園課程活動教案、海報、單張等資源,並辦理著色、跳繩等學藝競賽等,鼓勵孩童增加奶類製品攝取量。
農委會王忠恕科長表示,乳品是良好鈣質來源,不僅含鈣豐富,人體吸收率也極佳。要攝取乳品,可以選擇衛生安全有保障的國產鮮乳,其他像是保久乳、奶粉也是不錯的選擇,就營養價值而言,其實三者差不多,只是加工方式不同,導致風味有些微差異。
「我愛ㄋㄟㄋㄟ牛奶操」舞蹈表演
為了讓學童熟悉每天兩份奶的好處,董氏基金會特地設計「我愛ㄋㄟㄋㄟ牛奶操」舞蹈,請台北市福星國小二年級學童於現場表演,歌詞如下:
我喝牛奶真營養 一口接一口
上上下下 左左右右 大家來運動
長高高 牙齒好 我愛喝牛奶
一天兩杯 咕嚕咕嚕 健康有活力!

每天兩份奶 從小存骨本 培養績優「骨」

奶茶≠牛奶,奶精屬於油脂類
關鍵字:鈣質、骨質疏鬆、存骨本、長高、奶類、兩份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