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超過七百萬以上的人正在或曾經減重,有35%國人對自己體重不滿意,希望身體能變瘦。
鑑於國人一聽到減肥就好似被催眠,降低判斷力,而誤信許多減肥偏方。國內首支以非商業性討論減肥的廣告即將開拍。
董氏基金會在民國94年以貼近生活的極大化誇張方式,呈現一般人一聽到減肥,便不自覺做出傻事、奇怪荒謬的事。不知到底是在減肥,或是在減什麼? 減健康? 減美麗? 減了壽命?或是花了無謂的錢,做了無謂的事,當個馬不停蹄的白老鼠,終究無效。
減肥最大的秘密武器,是減少熱量才會瘦,運動能減的體重有限,但可以提高基礎代謝率。剩下的是沒用的方法、荒謬的方法和禁藥。減肥沒有捷徑,董氏基金會提醒國人,減肥前先想想,別一聽減肥就做傻事,走冤枉路,花冤枉錢!
花無謂的錢,做無謂的事
台灣有超過七百萬以上的人正在或曾經減重,有35%國人對自己體重不滿意,希望身體能變瘦。其中,減重最主要的原因除了健康之外,美觀好看、增加自信及吸引異性注意是主要因素。
國內各種減肥商業廣告經常標榜不用付出努力就能減肥,宣揚主觀的身材標準,包括強調身體某些部位應豐滿、修長,灌輸了消費者不正確的減肥觀念,造成瘦就是美的社會崇尚風氣。以瘦為美的審美觀,不只影響肥胖者,亦容易使有厭食傾向的人將減重的荒謬行為正當化。
催眠指令~一聽減肥就做傻事?
彷彿一聽到與減肥相關的催眠指令,諸如身材窈窕、消脂、油切、去油、不卡油、燃燒等字眼,便不自覺降低判斷力,購買或使用該方式。
目前沒有科學證據顯示任何一種食品可以減肥,食品只有提供營養素、熱量的功效,並不能減肥。許多廠商運用似是而非的理論,誤導消費者將產品與減肥聯結,藉以提高價格。比如油切,是切掉什麼?燃燒系飲料,是燃燒什麼?窈窕新配方?是增加了熱量吧!
董氏基金會整理出常見的三大系列減肥催眠指令,提醒國人別再一聽減肥,就減低了判斷力,花了無謂的金錢做無謂的事,最後得不到效果,反而喪失健康失去尊嚴。
催眠指令:燃燒
n 解析:食物只會增加熱量(頂多零熱量),並不會減少熱量,只有運動可以增加熱量的消耗,食物本身不可能燃燒什麼;燃燒系列飲料的包裝讓消費者誤以為熱量可以被燃燒掉,產生對減肥的期待。
催眠指令:強調窈窕身材:如「輕體、輕盈、窈窕、纖體、維持好身材、魔鬼身材、永遠s號…」
n 解析:於產品名稱或包裝說明中,強調「輕體、輕盈、窈窕、纖體、維持好身材、魔鬼身材、永遠s號」等字句,讓消費者產生與減肥的連結。
催眠指令:消脂、油切、去油、不卡油
n 解析:「油切、去油」等容易讓人產生去除油脂、把吃進肚內的肥油切光 光、減肥等聯想。而去油解膩頂多是口感的強調,實際並不能減少熱量及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