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會】長輩越吃越少?老人厭食症增加40%失能風險
你我都會老,咬不動嚥不下怎麼辦?
老人厭食症是指晚年食慾下降和/或食物攝取減少,是導致銀髮族營養不良和不健康狀況的主因,許多銀髮族都有不同程度的厭食現象。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引述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於2018年發表於《惡病質、肌少症和肌肉》期刊的研究,調查4393名、平均年齡76歲的銀髮族,經過各項檢查及2年追蹤後,發現有老人厭食症的人,未來衰弱的機率比沒有的人高出2.5倍,失能的風險也顯著增加40%!顯示銀髮族一旦開始有厭食現象,未來有更高的比例會衰弱甚至失能。
銀髮族若出現衰弱或失能情形,以後恐長時間臥病在床,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國人平均年齡雖然上升,不健康餘命卻創新高,晚年平均有8.5年深受臥床及身心疾病之苦,長命不等於好命!且台灣2020年開始進入「人口負成長時代」,未來少子、高齡化的現象將更趨明顯,年輕世代將承擔更多照顧長輩的責任,對健保也會造成沉重負擔,根據統計,2020年健保總額已達7526億元台幣,其中65歲以上,慢性病醫療費用占率為47.9%,當中很多慢性病都是因營養不均衡所引起。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主任說明,老人厭食症是導致營養不均衡的原因之一,隨著年齡增長,老人厭食症在國人晚年發生率高,可能原因如附件。而細究銀髮族的營養不均衡或營養不良,發現「食不下嚥」是一大關鍵因素。食不下嚥包含咀嚼吞嚥功能退化、咬不動、嚥不下、沒食慾等,一旦進食出現困難,就容易造成營養不良、衰弱、肌少、體重下降等一系列的不良狀況,提高了其他各種疾病的發生率,甚至會加速失能、臥床,造成惡性循環,對生活品質、死亡率均產生負面影響。
許惠玉進一步說明,要分辨長輩是否有老人厭食症,除了觀察進食狀況外,非計畫性的體重降低也是重要警訊。依據2019年澳洲多倫斯大學發表於《臨床營養與代謝照護的最新觀點》期刊的文獻,針對老人厭食,預防比治療更重要也更有效;因一旦銀髮族因為進食量變少而導致體重顯著下降,就算後續有積極的營養介入和治療,改善的效果也有限。而要預防老人厭食症的發生,需要從多方面來改善,建議家人一定要多觀察長輩的身心狀況,包括是否保持一定的「活動、運動、互動」,特別是長輩的「進食情況」。若是出現咀嚼吞嚥困難的現象,可以用「好咬好吞安全喝」的飲食,讓其安全地經口進食。許惠玉特別提醒,有些家人因為擔心長輩嗆咳,而讓其長期灌食或是只喝流質食物,這將使得長輩的咀嚼吞嚥能力加速退化,造成惡性循環。
銀髮族不可忽略的咀嚼吞嚥障礙
根據國民健署2017年資料,國內65歲以上的社區銀髮族有21.8%每週至少3次有進食嗆到的現象,有12.8%經過評估為吞嚥異常,換句話說,大約每10位長者就有1個有輕度以上的吞嚥障礙,而在長照機構裡,吞嚥障礙的問題更是常見,約有51%有吞嚥問題。吞嚥障礙已被列入世界衛生組織的疾病分類,每日三餐面臨咬不動、吞不下、常嗆咳時,吃東西不再是享受,是一件辛苦的事,人生將會索然無味。
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學會王亭貴理事長表示,隨著年齡增長,吞嚥能力如同身體的其他功能也會慢慢退化,即使沒有任何疾病的長者有時也會有一些吞嚥功能的障礙。例如:偶爾嗆到,容易有食物殘留在喉嚨或口腔等。這些問題常常只是生理的老化,只要稍微注意食物的準備、進食的姿勢、進食的環境等便可以明顯改善。但仍有些長者其吞嚥功能有較大的異常,如不經過專業吞嚥治療可能會有吸入性肺炎,營養不良,甚至死亡。長者之吞嚥異常需尋求專業的治療情形,包括曾經有中風、巴金森氏症、運動神經病變、失智症曾有吸入性肺炎病史及頭頸癌等,這些長者一定要接受完整的吞嚥評估及治療。
王亭貴理事長再次說明,有時民眾難以判斷長者是否有吞嚥障礙,故建議利用自我評估工具表(Eat-10),若異常再尋求專業人員協助(包括復健科醫師、耳鼻喉科醫師、牙科醫師、語言治療師)。通常經過專業人員給予適當的介入訓練或治療對策,仍有機會改善吞嚥功能,進而恢復由口進食的能力。治療策略包含調整用餐姿勢、餐具大小、口咽部運動、注意力及環境調整等,而調整飲食質地是其中一個治療的策略,需經過個體評估後再和營養師、護理師共同教育咀嚼吞嚥障礙患者的照顧者,如何製備相對應的飲食質地,以避免提供不適宜的飲食質地反而讓病情惡化。
推動銀髮友善食品的重要性
台灣經濟成長加上邁入高齡社會,長者逐漸注重自身健康與著重飲食品質提升,孝親族群需要營養便利且多樣化銀髮餐食產品協助家中長輩,醫療院所與長照機構則亟需業務型食材以減輕日益增加的備餐壓力,面對長者老化生理變化及營養需求,發展質地調整與高營養密度餐食至關重要。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楊炳輝副所長說明,在農委會計畫支持下,食品所推動使用在地優質農產食材,於良好生產品質基礎上,發展質地、營養、包裝、備餐等面向切合長者飲食需求之銀髮友善食品,並授權使用Eatender標誌。同時因應長者牙口需求,參考全球食品質地分級研究推出臺灣包裝食品質地區分規格4等級,輔以質地友善標示,以方便選購辨識。期經各方投入持續創新發展,以新技術新設計照顧長者日常餐食,使得我國長者能吃得下、吃得好、吃得夠、吃得巧。
進食技巧讓人生最後一刻也能由口進食
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說明2013年美國中密西根大學發表於《澳洲牙科協會》期刊研究,該研究招募了1065名60歲以上銀髮族,進行飲食調查及咀嚼吞嚥障礙評估,來了瞭解銀髮族咀嚼吞嚥功能與營養狀況,發現銀髮族一旦出現咀嚼吞嚥功能下降的情況,在飲食上常會避免一些比較難咬的食物,如生鮮蔬菜水果、煮太老的肉類、太乾的麵包等,進而傾向選擇較軟、易咀嚼的食物。但通常這些食物的醣類及脂肪量也比較高,蛋白質和纖維也較易不足,這樣的飲食改變也因此會增加特定併發症的風險,如代謝症候群及心血管疾病等。且當排除的食物愈多,越不容易得到足夠的營養,進而產生衰弱及各項疾病的惡性循環。因此飲食上,提供提升銀髮族食慾和進食技巧如下,希望長輩都能吃到美味及記憶中的料理。
提升銀髮族食慾和進食技巧 |
|
【吃得安全】 好咬好吞 安全喝 |
n 食物的選取:以容易咀嚼、消化為原則。 如選擇質地柔軟的瓜果、蔬菜取嫩葉、肉類少筋膜去骨等。 |
n 烹調方法:善用醃漬物(如鹽麴、鳳梨等),淺割斷筋與拍打按摩嫩化肉類;選擇慢火燜煮、燉煮、清蒸,避免炸和烤。 |
|
n 固體液體分開吃 |
|
n 專心吃,不嗆到 |
|
【吃得下】 改善色香味形 |
n 食物多樣化:單調重複的飲食會降低食物吸引力 |
n 食物多顏色,注意食物及擺盤色調 |
|
n 增加風味/香味:善用辛、香料;適度添加醬汁/調味醬;熱騰騰的食物帶出香味 |
|
n 原汁原味原型:若都是泥狀食物易沒食慾 |
|
【吃得營養】 營養UP |
n 蛋白質熱量足夠 |
n 蔬菜水果攪打喝 |
|
n 注意水分攝取 |
|
【吃得開心】 共餐氣氛營造 |
n 有親友陪伴共餐,讓食物有滋有味、心情好 |
n 用餐環境氣氛營造:如利用餐具、桌布等來引起食慾。 |
|
董氏基金會製表 |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表示,為了讓大眾更能關心及了解老人厭食症,透過教育、臨床評估、食品生活化及促進食慾和進食技巧,讓長輩有食慾、吃得下、吃得營養、吃得開心;不需插管灌食或只能吃流質食物,一道可口的飯菜比什麼靈丹妙藥都要有效。希望長輩直到人生最後一刻都能由口進食,與親愛的親友一起享受美味的料理,有了胃口就有能力享受有滋有味的人生!
附件補充資料:
老人厭食症在國人晚年發生率高,可能原因如下。
1. 生理性:
- 口腔衰弱:包含咀嚼吞嚥功能下降、牙齒數量及功能下降、假牙不合
- 嗅覺、味覺下降:味蕾數量減少、不敏銳
- 消化能力下降:胃酸分泌、胃血流量減少,胃腸蠕動慢,胃排空時間延遲,使餐後飽足感持續,影響下一餐的食慾。
2. 社會性:
- 獨居、缺乏互動
- 運動、活動變少
3. 病理性:
- 相關急慢性疾病:如腸胃道疾病、甲狀腺機能亢進、慢性感染及發炎、憂鬱症等
- 用藥:藥物副作用、交互作用等,導致吸收不良、腸胃不適及食慾不振,而影響食慾和進食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致力推動飲食教育,結合食農、營養、食安、環境,傳遞實用新知,透過倡議促請政府制訂相關政策,為國人打造健康飲環境。近年來更是積極提倡「無齡世代運動」,強化健康老化食育,讓國人成為不受年齡限制、擁有身心靈自由的「無齡世代」!
資料來源:
- Tsutsumimoto, K., Doi, T., Makizako, H., Hotta, R., Nakakubo, S., Makino, K., ... & Shimada, H. (2018). Aging‐related anorexia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disability and frailty. Journal of cachexia, sarcopenia and muscle, 9 (5), 834-843.
- Dent, E., Hoogendijk, E. O., & Wright, O. R. (2019). New insights into the anorexia of ageing: from prevention to treatment. Current Opinion in Clinical Nutrition & Metabolic Care, 22 (1), 44-51.
- 國民健康署 (2017)。吞嚥沒問題 營養有保障 長者「吃得下」 身心快活。取自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137&pid=8068
- Mann T., Heuberger R., & Wong H.(2013).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hewing and Swallowing Difficulties and Nutritional Status in Older Adults. Australian Dental Journal, 58(2),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