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因的影響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
咖啡因出現在各式各樣產品之中,飲品如:咖啡、可樂、茶、奶茶、可可、能量飲料等,食品如:糖果、巧克力、茶凍、咖啡凍等。
攝取咖啡因會使胃液分泌,刺激神經系統,影響睡眠品質;飲用過量還容易上癮,並導致煩躁不安、焦慮、易怒、心悸、噁心感等不適現象。尤其對咖啡因敏感者而言,少量咖啡因就會導致失眠、頭痛、易怒及焦躁 (Health Canada, 2010 )。另也有研究指出,若孕婦每天攝取咖啡因超過200毫克,流產風險會增加一倍,且易對胎兒造成傷害(Weng, 2008)。
而學童及青少年因身體尚未發育完全,代謝咖啡因需要比成年人更長的時間,因此不論是攝取咖啡因飲品或食品,都會對身體造成更強烈的負擔及影響。許多研究指出,孩童攝取過量咖啡因可能會出現焦慮、情緒改變及影響專注力;長期飲用還會養成對咖啡因的依賴性、活動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影響腦部發育及智力發展(Mansour, 2019;Viner, 2018);因此家庭及學校都應避免提供。
咖啡因的攝取建議量
-
歐盟建議成人平日不應攝取超過300毫克咖啡因,至於孕婦則不攝取超過200毫克咖啡因。
-
英國食物標準局建議,孕婦和授母乳人士甚至計劃生育的婦女,不應多於200毫克,否則會影響嬰兒發育包括體重過輕等。
-
加拿大衛生署建議,健康的成人每天咖啡因攝取量不超過400毫克;兒童每天咖啡因最高攝取量:4-6歲為45毫克、7-9歲為62.5毫克、10-12歲為85毫克,平均來說兒童咖啡因攝取上限不超過每公斤2.5毫克,即以38公斤體重為例,不應攝取多於95毫克咖啡因。另針對孕婦和授母乳人士及計劃生育的婦女,每日最高攝取量不應多於300毫克。
臺灣的咖啡因標示規範
-
依據《含有咖啡因成分且有容器或包裝之飲料,應於個別產品外包裝標示咖啡因含量有關事項》,含有咖啡因成分且有容器或包裝之液態飲料需標示咖啡因含量,當每100毫升咖啡因含量小於20毫克時,咖啡因含量可以「20mg/100mL以下」標示之,而每100毫升咖啡因含量大於20毫克時,則需標示實際咖啡因含量。
-
依據《連鎖飲料便利商店及速食業之現場調製飲料標示規定》,現場調製之咖啡飲料應以紅黃綠標示區分咖啡因含量。該標示得以符號或圖樣標示之。
(1)紅色代表每杯咖啡因總含量二百零一毫克以上。
(2)黃色代表每杯咖啡因總含量一百零一毫克至二百毫克。
(3)綠色代表每杯咖啡因總含量一百毫克以下。
如何DIY不含咖啡因的茶飲
做法:水煮開加入麥茶煮到顏色變成棕色就可以了,很簡單喔!
小提醒:麥子的量可以自己斟酌,加的多或煮的久會比較苦。
材料:決明子、枸杞子
做法:將適量的決明子(約一把抓的量,可請小朋友幫忙)置於有過濾網的茶杯中,沖入沸水,泡1-2分鐘即可飲用,以可以添加枸杞子,會有天然的甘甜味!
材料:沖泡用-黃菊,煎煮用-白菊、少許甘草及少許茶葉
做法:將水燒開,置入一把菊花大火煮開10分鐘後熄火加入甘草及少許茶葉泡約3分鐘,挑去花瓣、茶葉、甘草,放涼後冰入冰箱即可。
材料:龍眼肉約50公克、紅棗約10顆
做法:紅棗洗乾淨後,與龍眼肉放入茶壼中煮至水沸,用小火煮出甜味即可。
材料:洛神花約50克、甘草20克、檸檬一個(視口味加減)。
做法:將洛神及甘草放入2000cc的水中煮,水開後用小火煮15分鐘,才將洛神等撈出。過濾洛神花殘渣(因洛神帶有許多灰塵沙土)。加入少許的檸檬汁調味。前一天先將煮好的洛神茶倒進保特瓶中,放入冰箱冷藏。待要飲用時才放入檸檬汁、檸檬片及冰塊等。
參考資料:
2. Weng, X., Odouli, R., & Li, D. K. (2008). Maternal caffeine consumption during pregnancy and the risk of miscarriage: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198(3), 279-e1.
3. Mansour, B., Amarah, W., Nasralla, E., & Elias, N. (2019). Energy drink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demographic data and immediate effects. European journal of pediatrics, 1-8.
4. Viner, R. (2018). Ban on sale of energy drinks to children. BMJ, 362 :k3856.
7. 衛生福利部《含有咖啡因成分且有容器或包裝之飲料,應於個別產品外包裝標示咖啡因含量有關事項》(102年9月10日修正).
8. 衛生福利部《連鎖飲料便利商店及速食業之現場調製飲料標示規定》(104年7月20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