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基金會 第十五期營養新知
常常看電視的小朋友比較容易胖,一部分的原因是久坐少動、多吃零食,另一個原因也有可能是受到了電視食品廣告的影響,而導致飲食及營養失衡!究竟電視廣告對我們的影響有多大呢?
2010年6月於美國營養協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的研究發表,電視廣告為營養失衡的食品背書(Nutritional Imbalance Endorsed by Televised Food Advertisements),發現電視上食品廣告普遍不符合營養的原則,經常攝取很有可能導致營養失衡、引發慢性病等。
本研究於2004年秋天連續28天內,觀察黃金時段共84小時和禮拜六早上兒童卡通時段共12小時所播放的電視廣告,並分析電視廣告食品的營養成份。此研究特別以食品的serving size取代「食物品項」為分析單位。另外,也特別比較了調查之廣告食品和飲食金字塔、每日建議攝取量之間的落差。結果顯示,美國電視所廣告之食品並未符合政府所訂定之飲食金字塔及每日建議攝取量。絕大多數是高糖、高脂及過多肉類;在奶類、水果類、蔬菜類及膳食纖維量卻相對不足。 食品廣告傾向於提供過多和易導致慢性病的因子 (如: 飽和脂肪、膽固醇和鈉),常攝取這類食物會導致我們營養不均衡!本研究建議,日後的調整應針對消費者、食品業者、大眾傳播媒介和政策層面著手做健康宣導和營養教育。
消費者營養宣導:
l 告知民眾電視食品廣告的本質和其對促銷垃圾食品的偏愛
l 教育民眾和教他們如何從不均衡的食物中分辨並選擇較均衡的食物
l 建議民眾參考現有的飲食指南以及其他具有公信力的資料,以便選擇健康的食物
食品業者:
l 應教育其所選擇上廣告的食物容易導致營養失衡
l 健康專業人員應與民眾和食品業者合作,找出雙贏的方式,一方面建議食品業者研發較健康且符合營養均衡原則之食品,一方面避免不健康食品的廣告
l 鼓勵食品業者多廣告較健康之食品
大眾傳播媒介:
l 在教育和政策改變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l 應增加更多營養教育的機會
政策層面:
l 應配合營養教育增加規章條例。例如:在電視黃金時段至少要有幾項營養相關之訊息的露出
l 應限制垃圾食品廣告以及露出時間,特別是針對高油高糖的食品
電視食品廣告的氾濫使得美國人罹患慢性病的比例逐年升高,身在台灣的我們,要如何在當中挑選出健康又營養均衡的食物,是我們應該重視的問題。除了教導民眾如何不受廣告影響聰明選擇健康的食物,更要鼓勵業者不斷研發營養均衡的食品和減少對垃圾食品的廣告,這樣才可以做到為社會大眾的健康把關!
Reference:
Mink M, Evans A, Moore CG, et al. Nutritional imbalance endorsed by televised food advertisements. J Am Diet Assoc. 2010;110:90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