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事件頻傳,立法院前一陣子快速三讀通過了食品衛生管理法修訂草案,並於6月19日公布,內容除了加重廠商相關罰則,更加強要求食品包裝標示規定。
通常消費者都會覺得在有機通路購買到的產品比較健康、令人安心,但根據董氏基金會於民國102年2~3月間,調查6家知名連鎖有機或生機通路(棉花田、活水源、無毒的家、里仁、聖德科斯、綠色小鎮,7門市),結果發現17支有疑慮產品,包含10支產品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或其施行細則、3支產品疑似有違反相關規定之情形,另也有5支產品標示不夠正確,可能有誤導消費者的狀況。
主要違規情況一:標示不全
食品標示主要作用在提供消費者足夠的資訊,讓消費者選購時有所依據。而根據原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7條,包裝食品應標示:「品名」、「內容物名稱及重量、容量或數量」、「食品添加物名稱」、「廠商名稱、電話號碼及地址」、「有效日期」、「製造日期」等資訊。
董氏基金會此次發現六支產品有標示缺漏的情形:
- 根源傳統蘿蔔干(棉花田購買):未標示「成分」及「添加物」,包裝上雖說明是以海鹽醃製,但是否有其他食品添加物卻不得而知。
- 興發山藥乾麵(棉花田購買):該系列產品共有多種口味,卻將所有口味的所有原料都標示在一起,讓消費者眼花撩亂,且與產品本質不符。
- 活水源醬鳳梨(活水源購買):此為活水源天癒農法蔬果食品系列,完全未標示其成分、重量、食品添加物。通常這些醃漬物在製作過程中一定會加入其他原料,如:甘草、糖、鹽、米酒、豆豉。
活水源表示此產品是以鳳梨、糖、鹽、豆麴醃漬製成,產品本身品質沒有問題,但確實在食品標示有所疏漏,將立即更正。
- 榖麥果仁麵茶(無毒的家購買):包裝上製造商資訊被用粗黑筆劃掉,完全看不出來,另外營養標示格式也不符現有規定。
- 蓮藕粉:無成分標示,營養標示也不符現有規範。里仁公司表示該產品有標明製造商聯絡資訊,而針對產品標示不全的情形也會立即改善。
- 天心園地海苔芝麻香鬆:未標示重量,且原料未依多到寡依序標示。
主要違規情況二:原料未依含量由多到寡依序標示
根據食品衛生管理法施行細則第十條:「本法第十七條第一項第二款所定內容物之標示,除專供外銷者外,應依下列規定辦理:一、重量、容量以公制標示之。二、液汁與固形物混合者,分別標明內容量及固形量。三、內容物含量得視食品性質註明為最低、最高或最低與最高含量。四、內容物為二種或二種以上時,應依其含量多寡由高至低標示之。」。
董氏基金會表示,原料由含量多到寡依序標示可以幫助消費者判斷自己購買的食品的本質,但仍有業者以包裝面積有限或是商業機密等理由,未依此規定而誤導消費者。
本次調查中,有七支產品是確定或疑似未依此辦法標示者,這些產品大多將產品重點訴求之原料,標示在原料第一位,如:海苔芝麻香鬆,海苔不論是目測或秤重都不會是含量最高之成分,該產品卻標示「海苔、芝麻、非基因大豆纖維...」;另一支薑片黑糖茶也將生薑片標示在第一個成分,但其實主成分應該為黑糖;其他還包含如麵條、五穀棒也都有類似的情形。
根據新公布食品衛生管理法,食品主成分應標示「所占百分比」,但應標示之產品、主成分項目、標示內容、方式及各該產品實施日期,則是由中央主管機關另定之。前一陣子食品藥物管理局也曾表示,將從米粉、全榖、蔬果汁、奶粉開始規範;但換個角度想,若中央主管機關未明定時,廠商就可以不標主成分百分比,若又不依照含量多到寡標示,那消費者該如何選購食品呢?
除了籲請政府主管機關嚴格把關,加強稽查,化被動為主動,積極作為以維護消費者之權益外,也提醒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注意看食品包裝標示,不要以為有機通路賣的食品就是安全沒有問題的。另外,最好盡量選擇天然、未加工,且採取均衡且多元態的飲食方式。
本次調查樂見部分店家已改善或下架違規產品;消費者如選購時有疑慮,或仍看到違規產品,請洽詢董氏基金會,電話02-27113301。
關鍵字:食品標示、食品成分、有機食品